公司简介
河南德宏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于2011年7月。主要从事农作物新品种选育、农作物种子生产、加工、销售和技术服务,是农业部《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》新规颁布后,河南省**取得注册资本3000万元以上《种子经营许可证》的新注册的民营股份制种子企业。
公司注册资本5032万元,其中固定资产2800余万元。占地37亩,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。公司现有人员46名,拥有种子加工车间3600㎡、10吨/小时的种子成套加工设备一套,拥有种子质量检测室300㎡及完善的种子质量检验仪器设备。
2015年7月,公司股票被批准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,证券代码:833297。
公司成立四年来,先后获得“中国诚信民营企业”、“河南省十佳科技创新*具潜力企业”、“立足三农服务三农**单位”、“河南省**涉农**单位”、“新乡市农业产业化**龙头企业”“河南省诚信种子企业”等荣誉称号。
公司将通过实施人才兴企战略、科技创新战略、打造品牌战略、
产业拓展战略等,经过3-5年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为河南**、跻身全国50强的种子企业。
小麦育种简介
公司成立之初成立了小麦育种机构—小麦研究所,通过四年的努力,我公司培育了三个优良小麦新品种,即德研8号、德宏福麦2号和高麦6号。德研8号现已完成国家冬水组试验程序,试验结果表现高产、稳产、广适,2015年底即将通过国家审定。德宏福麦2号在两年区试中表现优良,增产显著,进入2015-2016年度国家冬水组生产试验。高麦6号在**年区试中表现优良,综合抗性好,增产显著,进入2015-2016年度国家冬水组第二年区试。
公司小麦所核心技术人员张保民,男,汉族,1980年7月生,河南省鄢陵县人,硕士研究生。2006年7月本科毕业,同年8月参加工作,2006年8月-2009年7月在河南省滑县第三高级中学任教。2009-2012年6月,在河南科技学院就读硕士研究生,主修**小麦遗传育种。2012年7月开始在河南德宏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作,任小麦研究所所长。主要从事小麦新品种选育、栽培技术和推广研究,参与河南德宏种业即将审定的德宏福麦8号、德宏福麦2号等小麦新品种的培育。
为了加快小麦育种步伐,公司还分别和漯河市农业科学院、河南科技学院小麦研究中心进行战略合作。河南科技学院小麦研究中心委派茹振钢作为技术顾问,漯河市农业科学院委派小麦**薛国典为技术顾问。
茹振钢,男,1958年生,河南沁阳南关人,小麦育种**。河南科技学院副院长、教授。河南省十大科技名人。成功的研究出“百农64、矮抗58”等小麦品种,获国家“****”称号。主持“抗病虫高产小麦新品种选育研究”——“九五”河南省重大科技项目;参加“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筛选与种子加工技术研究”——国家**项目;承担“**抗病超高产小麦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研究”——国家863项目,被人民誉为“小麦之父”。
薛国典,男,汉族,1956年3月生,河南省内乡县人,研究员。1980年11月参加工作,历任内乡县农科所副所长、所长兼党委书记,2002年调入漯河农科所,现任漯河市农科院超级小麦研究室主任。长期从事小麦新品种选育与推广研究,主持育成豫麦17、豫麦35、豫麦70等系列小麦新品种。先后培育出省审品种内乡182、内乡184,国审小麦品种内乡188、漯麦8号、漯麦18,即将国审品种漯麦6073。
小麦栽培技术要点
一、播前准备
1、灌足底墒水。要求灌匀灌透、不冲不漏、每亩灌量不少于80~100m³,一定要做到足墒下种。
2、播前整地。灌底墒水后,适耕状态再耕耙,做到地边整齐、
土地平整、土壤松碎、上虚下实、田间清洁、墒度适合。
3、施足底肥。坚持以有机肥为基础,有机无机相结合,用地养地相结合,在深耕的基础上,玉米秸杆全部还田;化肥施用一般亩施底肥尿素20㎏,磷酸二铵25㎏,硫酸钾15㎏,或三元复合(15:15:15)50㎏。在翻地前均匀撒于地面,结合翻地施入。
4、种子处理。建议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。若不进行种子包衣则应对种子进行药剂拌种,粉锈宁按种子量0.03%有效成分拌种可有效的防治小麦锈病、白粉病、纹枯病和叶枯病等病害。用40%甲基异硫磷,按100g或20%甲基异柳磷150g与3kg水均匀混合,喷洒于50㎏麦种上,晾干后播种,可有效地防治地老虎、蛴螬、金针虫等地下害涉农信息服务大全虫。
二、播种
1、适期播种
由于近几年冬前(9~11月)气温有提高趋势,播种时间可根据当地气象预报确定。适期播种是培育壮苗的关键,冬小麦自播种到越冬前有50~60天生长时间大于零度积温在500~600℃;当地平均气温降至15~17℃,易形成壮苗,有利于安全越冬,小麦生长适中,易获得高产。一般适宜播期为10月5日至10月20日,*佳播期10月10-16日。
2、抓好播种质量
采用15~20㎝等行距条播,要求做到播行端直、下籽均匀、深浅一致(4~5㎝)、覆土良好、镇压确实。高水肥地块亩播种量8-10㎏,中低肥力地块亩播种量9-12.5㎏。早播易少,晚播可以适当增加播量。如延期播种,每推迟一天,增加0.25㎏播量,确保全苗不断垄。
三、苗期管理
(一)冬前管理
1、查苗补种
播后10天左右,出苗率低的地块,应立即以小水轻灌,促进齐苗。
2、适时冬灌
及时灌好越冬水,冬灌时间以平均气温降到4~5℃,日消夜冻时浇越冬水为宜,一般亩灌水60~80m³,豫北地区一般在12月下旬进行冬灌。
(二)翌年管理
1、及时镇压划锄,提墒保墒。
镇压和划锄结合进行,先压后锄,促进土壤上松下实,提墒
保墒增温。对秋种时整地粗放、坷垃多和没有水浇条件的麦田,早春土壤化冻后及时镇压,沉实土壤,弥合裂缝,减少水分蒸发,促进根系生长。早春小麦返青后对旺苗镇压,也是控旺转壮的有效措施。
2、水肥管理。
对于水浇麦田,三类苗以促为主。春季追肥分两次进行,**次在返青期5㎝地温稳定5℃以上时追肥浇水,亩施尿素8~10kg和适量的磷酸二铵;第二次在拔节期进行,亩施尿素5~7kg,提高成穗率,促进小花发育,增加穗粒数;对叶色和生长正常的晚播弱苗麦田,要控制早春浇水,以免降低地温和土壤透气性而影响麦苗生长。二类苗促控结合。地力水平一般,亩茎数60万~70万的二类麦田,在小麦起身初期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0~15kg;地力水平较高,亩茎数70万~80万的二类麦田,在小麦起身后期追肥浇水。一类苗控促结合。起身期喷施壮丰安等调节剂,缩短基部节间,控制植株旺长,防止生育后期倒伏。拔节期追肥浇水,亩追尿素13~15kg,豫北地区一般在3月底4月初进行田间管理。旺长苗以控为主。
3、化学除草。
在小麦起身拔节期,豫北地区一般在3月中下旬进行化学除草,用二甲四氯300g~400g/亩或苯磺隆15g~20g/亩兑水25~30㎏喷雾,要求喷湿,喷透,及时灭除田间阔叶杂草。对于禾本科杂草宜选用每亩用6.9%精噁唑禾草灵(膘马)水乳剂40~60ml,兑水40㎏茎叶喷雾。防除阔叶杂草:每亩用20%使它隆乳油50ml,兑水40㎏茎叶喷雾,或用二甲四氯300g~400g/亩或苯磺隆15g~20g/亩兑水25~30㎏喷雾,要求喷湿,喷透。
4、病害防治
小麦返青至拔节期是纹枯病的高发期。春季当小麦病株率达20%的田块及时喷药,喷药时期为小麦拔节初期,以阻止病害侵入茎秆,喷雾所用药剂为20%三唑酮乳油、15%或25%三唑酮可湿性粉剂、15%三唑醇可湿性粉剂等。
四、后期管理
小麦从抽穗到成熟田间管理的关键是做好“一喷三防”和浇好
灌浆水等。“一喷三防”是指在小麦生长后期使用杀虫剂、杀菌剂、植物生长调节剂、微肥等混配剂喷雾,达到防病虫、防干热风、早衰、防倒伏、增粒增重的目的,是确保小麦增产增收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。
(一)防治时期
“一喷三防”适期在小麦扬花期至灌浆期,一般时间为4月下旬至5月下旬。4月下旬一次,以后十天左右一次,约防治2~3次。注意避免扬花期喷药,同时根据当地病虫害实际情况及时防治。
(二)小麦病虫害防治措施
1、农药混用模式:杀虫剂+杀菌剂+叶面肥①杀虫剂选用40%氧乐果乳油、25%吡虫啉②杀菌剂选用20%三唑酮乳油、15%粉锈宁可湿性粉剂③叶面肥选用磷酸二氢钾。
主要用药配方如下:
亩用10%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g(或40%氧乐果乳油100g)+15%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0~100g(或20%三唑酮乳油60~80ml)+0.3~0.4%的磷酸二氢钾100g,兑水25~30㎏均匀喷雾。间隔10天左右再喷一次。
2、蚜虫发生严重(有油蜜)时,杀虫剂仅使用40%氧乐果
效果不理想。可每亩地用40%氧乐果乳油100g+25%吡虫啉10g+敌敌畏15ml(扬花期不能用敌敌畏),兑水25~30㎏均匀喷雾。
(三)浇好灌浆水
在开花后15天左右浇灌浆水,豫北地区一般在5月上旬灌溉较为适宜。
(四)注意事项
1、在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治购药时一定要到三证齐全的正规门店选购,拒绝使用所谓改进型、复方类三唑酮,以免影响防治效果。
2、配制可湿性粉剂农药时,一定要先用少量水化开后再倒入施药器械内搅拌均匀,以免药液不匀导致药害。
3、选择无风天气的上午9~11时,下午3~6时喷雾,避免中午高温下施药,防止农药分解降低药效和引起人员中毒;若喷雾后4小时内遇雨,需重喷一次。
4、配制药液时,用自来水绝对不能用河水或污水,防止降低药效。
5、喷匀打透,每亩地喷两桶水,药液要喷到下部叶片,只喷上部不喷下部容易生第二遍。
6、喷药后2~3天可检查喷药效果,蚜虫死了就可以了,叶上有“油”不要紧,油是蚜虫的分泌物粪便之类。
河南德宏种业股份有限公司
2015年8月13日